<<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博 客 相 册

我 的 圈 子

我 的 好 友

友 情 连 接


 
 
Tank:在延长比赛中找到生存之道
[ 2007-2-11 20:39:00 | By: 『娱乐圈→技术讨论中心』 ]
 

Tank:在延长比赛中找到生存之道

台湾的创作新人Tank(吕建中)在去年2月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个人专辑——《生存之道》。虽然其突出的创作能力为其在业内成功地打开了知名度,并且引发了内地媒体以及受众相应程度上的关注,但是从市场的角度进行评估,这张专辑似乎并未取得乐评人和DJ们所期许的成绩。

简单点儿说吧:不少人认为Tank是继陶喆王力宏周杰伦后,最有希望一炮而红的台湾创作才子,就《生存之道》而言,当中那首慷慨激昂的《三国恋》,在去年不咸不淡的华语乐坛也的确也跳眼到了这个程度。但是事实却偏偏总是让所谓的专业人士们,一次又一次讽刺地扮演着球王贝利的角色。Tank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大红,一张不错的专辑,在市场中掀起的那点儿微澜很快也就平息了,随着歌声地渐弱,专家们又“移珠”(转移眼珠)了,人们对于Tank的记忆也在逐渐消退,眼看又一个声音就要在流行音乐的浪潮里沉没……突然,这个声音爆发了——“再给我一次机会!”

首张专辑之后仅仅10个月,Tank的第二张创作专辑《延长比赛》问世了。这是一张名副其实的专辑,对于一个新人来讲,生存绝对是摆在他们面前最最严峻的问题,虽然Tank没能在第一张专辑当中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还好,他把比赛拖入了加时。

新专辑《延长比赛》与《生存之道》相比,更加适合做为一个新人的首张专辑。直白、果敢,充满了年轻人的信誓旦旦与势在必得。虽然每个音符都充斥着高昂的斗志,但是清涩、彷徨与患得患失却也随处可见。相较之下,《生存之道》那张,就显得有点装事儿了,多少有点拿着劲儿,让人多少能够看出些端倪,可却又看不真切。也许,这就是比赛和延长比赛的区别,不必以命相搏。

《延长比赛》在整张专辑的歌曲架构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旋律优美的抒情歌差不多占到了整张专辑将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虽然依旧主打R&B牌,Tank在旋律的悦耳度上有了大踏步地前进。第一张专辑中,《洁西卡》、《我们小时候》这样的优秀作品得到了充分地继承与发展。新专辑中,《岚》、《晴天雨》、《非你莫数》这样能够让人反复听上三、五遍的慢板情歌接二连三。此外,颇具阳光、博爱气质的《专属天使》以及能让不少怀揣着音乐梦想的小孩儿感动得淅沥哗啦的《Dear Tank》也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仅上述这两首歌曲的旋律,就足以证明Tank驾驭音符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质的提升。要知道,能够驾轻就熟地写出一些带有煽情性质的套路性旋律,绝对是一个“创作才子”在创作上逐渐成熟的表现之一。当年的林俊杰,首张专辑《乐行者》叫好又叫座,可他真正的大火,并且在华语乐坛上站稳脚跟,还不是因为写出了一首将煽情发挥到了极至的《江南》。所以说,能够写出这样的情歌,对于Tank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即将大红的信号,也可以说,直到延长比赛,Tank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首抒情歌,专辑中Tank也有力的展现了自己的另一面。结合了说唱、嘻哈的《反恐小组》、《街头霸王》也很抢眼,非常带劲。特别是歌曲的节奏,以及配器,能够让人感觉到一种张力,一种新生势力的庞大能量。

从唱片公司的文案中看,Tank的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全能”两个字,写词、写曲、编曲,甚至编舞。其实,在我看来,所谓的“全能”不过是个平台罢了,能否成立的关键还是在于你在这个平台上摆放了些什么东西。周杰伦的平台未必有多大,但是他就在上面摆了一个字儿——“屌”,所以,他是华语乐坛真正的王。陶喆摆的是“纯正”的R&B,王力宏是Chinked-Out,林俊杰是J-Fusion,Tank摆的是什么?从声线上讲,Tank的发声方法,特别是高音部分的处理,酷似陶喆;说唱的部分模仿周杰伦的痕迹比较严重;去年那首《三国恋》又跟林俊杰的《曹操》来了个大撞车……几事相加,难免让人在识别他的个性上产生困扰。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趁着《延长比赛》这张给自己加分的专辑,乘胜追击,赶紧为自己自立门户,打出属于Tank自己的品牌,才能在乐坛真真正正地占据一席之地,赢得比赛。

专辑名称:《延长比赛》

悦耳指数:7.5

推荐指数:7

推荐理由:找到自己讨巧市场的方向

推荐曲目:《反恐小组》、《专属天使》、《城里的月光》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
天涯博客欢迎您!